语体
词语 | 语体 |
---|---|
拼音 | yǔ tǐ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语言的社会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社会活动范围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语言特点的表达体式,有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书面语体又可分为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公文事务语体等。解释:
(一)、即白话。与文言相对。
蔡元培 《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文章的开始,必是语体,后来为要便于记诵,变作整齐的句读,抑扬的音韵,这就是文言了。”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九:“所以用文言写固然有病,如果用语体写,还是有同样的病。” 阿英 《<现代名家随笔丛选>序记》:“ 刘复 的《南归杂话》,可以说是语体随笔的最古老的作品。”
释义:
所谓语体(a register of language) ,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
造句:
1、骈体作为一种语体,与散体并列,自晋代定体成式开始,便在公文写作领域长盛不衰,直至文言文的消亡而最终消失。
2、“枪”是军语体系中的基本语词之一,其词汇形式和意义的演化存在着一定的认知理据,这是军语发生认知研究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关词语:
半部论语遍体鳞伤不成体统不识大体卑身贱体卑身屈体膘肥体壮不经之语不言不语称体载衣赤身露体谗言佞语沉吟不语赤身裸体出语成章出处语默出言吐语村学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