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障
词语 | 行障 |
---|---|
拼音 | xíng zhà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亦作“行鄣”。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置于室中,以为屏障。(二)、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用作仪仗。
解释:
(一)、亦作“ 行鄣 ”。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置于室中,以为屏障。
南朝 梁 阴铿 《秋闺怨》诗:“火笼恆煖脚,行障镇牀头。” 北周 庾信 《灯赋》:“舒屈膝之屏风,掩芙蓉之行障。”《南史·隐逸传上·宗测》:“ 测 善画,自图 阮籍 遇 苏门 於行鄣上,坐卧对之。” 唐 刘方平 《栖乌曲》之一:“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
(二)、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用作仪仗。
《宋史·仪卫志五》:“行障四,坐障二。”《宋史·礼志二七》:“偏扇、方扇各十六,行鄣三,坐鄣二。”
释义:
1.亦作"行鄣"。 2.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置于室中,以为屏障。 3.围屏之属,因其可以移动,故称。用作仪仗。
相关词语:
按辔徐行按行自抑败德辱行倍日并行便宜行事兵行诡道并行不悖步线行针霸道横行班功行赏半路修行倍道而行倍道兼行便宜施行不护细行不拘细行跛行千里不矜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