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豸冠

豸冠

词语豸冠
拼音zhì guān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1).即獬豸冠。《旧唐书·肃宗纪》:“御史臺欲弹事,不须进状,仍服豸冠。” 宋 黄庭坚 《次韵郭明叔长歌》:“文思 舜 禹 开言路,即看承詔著豸冠。”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惟监司观察之尊,豸冠绣衣之荣,或可稍为吐气。”(2).借指纠察、执法的官员。

解释:

(一)、即獬豸冠。

《旧唐书·肃宗纪》:“御史臺欲弹事,不须进状,仍服豸冠。” 宋 黄庭坚 《次韵郭明叔长歌》:“文思 舜 禹 开言路,即看承詔著豸冠。”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惟监司观察之尊,豸冠绣衣之荣,或可稍为吐气。”

(二)、借指纠察、执法的官员。

释义:

1.即獬豸冠。 2.借指纠察﹑执法的官员。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虎而冠褒衣危冠白面儒冠超今冠古冲冠发怒冲冠怒发冲冠眦裂倒冠落佩倒冠落珮遁迹黄冠峨冠博带凤冠霞帔发怒穿冠发踊冲冠发植穿冠发怒冲冠发上冲冠发上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