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夷
词语 | 攘夷 |
---|---|
拼音 | rǎng yí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抗拒异族入侵。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八》:“荐绅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赞攘夷復土之伟画。”陈去病《哭梦逋老友》诗:“同甫 当年负盛名,挥毫惊起攘夷声。”解释:
(一)、抗拒异族入侵。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荐绅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赞攘夷復土之伟画。” 陈去病 《哭梦逋老友》诗:“ 同甫 当年负盛名,挥毫惊起攘夷声。”
释义:
攘夷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rǎng yí,抗拒异族入侵的意思。
造句:
1、 然而清流尊王攘夷,其本色和特色都在于不重利害只论是非。
2、 并着重阐述“锁国攘夷”时期“卫正斥邪”思想所呈现出的特点。
相关词语:
安内攘外不夷不惠鄙夷不屑兵戈扰攘出夷入险匪夷匪惠匪夷所思纷纷攘攘赴险如夷化险为夷河溓海夷毁宗夷族急病让夷江左夷吾履险如夷詈夷为跖履险若夷貊乡鼠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