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胔
词语 | 露胔 |
---|---|
拼音 | lù zì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暴露骸骨。(二)、指未葬的尸骸。
解释:
(一)、暴露骸骨。
《后汉书·寇荣传》:“罚及死没,髡剔坟墓,但未掘壙出尸,剖棺露胔耳。” 李贤 注:“胔谓骨之尚有肉者也。”《后汉书·西羌传论》:“发冢露胔,死生涂炭。”
(二)、指未葬的尸骸。
《新唐书·元结传》:“瘞战死露胔於 泌 南,名曰 哀丘 。”《新唐书·王涯传》:“既族灭矣,而露胔不藏,深可悼痛。”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何椒 《丘琼臺丛冢记》:﹞ 元 末国初以来死于兵刑者之遗骸露胔,焚而瘞之于此也。”
释义:
露胔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暴露骸骨,未葬的尸骸。
相关词语:
露马脚暴露无遗本相毕露不露锋芒不露圭角不露声色白骨露野半吐半露不露锋铓不露神色不露形色餐风露宿藏头露尾草行露宿掣襟露肘赤身露体初露锋芒出乖露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