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齑
词语 | 黄齑 |
---|---|
拼音 | huáng j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亦作“黄虀”。亦作“黄韲”。咸腌菜。(二)、常借指艰苦的生活。
解释:
(一)、亦作“黄虀”。亦作“黄韲”。咸腌菜。
宋 朱敦儒 《朝中措》词:“自种畦中白菜,醃成瓮里黄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见舂了几升陈米,煮下半瓮黄虀。”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月·时品》:“冬笋新来,黄虀纔熟。”
(二)、常借指艰苦的生活。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可不乾费了十载青灯,枉捱过半世黄齏?”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散疫》:“辱抹煞逢掖威仪,咳,支支却怎生捱过了半世黄韲。”
释义:
1.亦作"黄虀"。亦作"黄韲"。 2.咸腌菜。 3.常借指艰苦的生活。
相关词语:
白旄黄钺半青半黄抱恨黄泉碧落黄泉白草黄云白叟黄童苍黄翻复惩羹吹齑橙黄橘绿初写黄庭翠竹黄花苍黄翻覆苍黄反复橙黄桔绿抽黄对白蝶粉蜂黄断齑画粥淡饭黄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