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荡
词语 | 感荡 |
---|---|
拼音 | gǎn dà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亦作“感盪”。亦作“感宕”。感动;激荡。(二)、见“感荡”。
解释:
(一)、亦作“ 感盪 ”。亦作“ 感宕 ”。感动;激荡。
《子华子·阳城胥渠问》:“ 黄帝 之治天下也,其精神之感荡,上浮而下沉,故为百福之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诚可以感盪心志,而发洩幽情矣。”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王闿运 《为陈完夫论七言歌行》:“人不能无哀乐,哀乐不能无偏激感宕。”
(二)、见“ 感荡 ”。
释义:
感荡是汉语词汇,读音gǎndàng,出自《子华子·阳城胥渠问》。
相关词语:
哀感天地哀感顽艳哀感中年百感交集闯荡江湖荡检逾闲荡气回肠荡然无存荡析离居涤瑕荡秽东风浩荡多愁善感多情善感荡产倾家荡海拔山荡魂摄魄涤秽荡瑕涤瑕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