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一元

一元

词语一元
拼音yī yuán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事物的开始。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二)、汉《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汉书·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三)、宋 邵雍 把世界从开始到消灭的一个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见所著《皇极经世·观物篇一》。《朱子语类》卷二四:“到得一元尽时,天地又是一番开闢。”《西游记》第一回:“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四)、一个中心或本原。参见“一元化”、“一元论”。
(五)、指天下。《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沉溺。”
(六)、一头。参见“一元大武”。
(七)、清 代称元宝一枚为一元。清 袁枚《答孙补山相公书》:“捧到国宝一元,照人若雪。”
(八)、清 末以来的货币单位,银圆一枚为一元,一元等于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圆”。

解释:

(一)、事物的开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二)、 汉 《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

《汉书·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三)、 宋 邵雍 把世界从开始到消灭的一个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见所著《皇极经世·观物篇一》。

《朱子语类》卷二四:“到得一元尽时,天地又是一番开闢。”《西游记》第一回:“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四)、一个中心或本原。参见“ 一元化 ”、“ 一元论 ”。

(五)、指天下。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沉溺。”

(六)、一头。参见“ 一元大武 ”。

(七)、 清 代称元宝一枚为一元。

清 袁枚 《答孙补山相公书》:“捧到国宝一元,照人若雪。”

(八)、 清 末以来的货币单位,银圆一枚为一元,一元等于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圆”。

释义:

一元,指宇宙的开始和人在未出生前的混沌状态,也谓世运时会之数。

造句:

1、只花一元钱的顾客,比花一百元的顾客,对生意的兴隆更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力。

2、节省一元钱,积累生活的财富;贪占一元钱,取得牢狱的钥匙。

相关链接一元造句

相关词语:

清一色一刀切一风吹一溜烟一窝蜂一而光一牛鸣一掊土一人敌一言堂一字师安于一隅傲睨一世傲睨一切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里挑一百无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