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温暾

温暾

词语温暾
拼音wēn tūn,wēn tun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 wēn tūn ]

(一)、(液体)不冷不热。
(二)、(言谈、文辞等)不爽利,不着边际。

[ wēn tun ]

wēn tūn的又音。义同“温暾wēn tūn”。

解释:

(一)、亦作“ 温燉 ”。微暖;不冷不热。

唐 王建 《宫词》之四八:“新晴草色緑温暾,山雪初消 滻水 浑。” 唐 白居易 《别毡帐火炉》诗:“婉软蛰鳞苏,温燉冻肌活。” 沙汀 《困兽记》二七:“天空也似乎因为这一群不幸者而变色了,忽然阴云四合,掩蔽了正当中天的温暾的太阳。”

(二)、不爽利。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性温暾,寡言笑,偶一雅謔,举座絶倒。”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即使还写,也许不过是温暾之谈,两可之论,也即所谓执中之说,公允之言,其实等于不写而已。”

释义:

1.亦作"温炖"。微暖;不冷不热。 2.不爽利。

造句:

1、另外(难免有一些另外),中国人既温暾又酷烈,有不可思议的耐性,能与任何祸福作无尽之周旋。在心上,不在话下,十年如此,百年不过是十个十年,忽然已是千年了。木心

2、灰,温暾而至,世界无限清凉,远古时光裂开,云过尽是纯净。

相关链接温暾造句

相关词语:

重温旧梦重温旧业冬温夏凊冬温夏清即温听厉款语温言软玉温香软香温玉软语温言扇枕温被水软山温扇席温枕扇枕温衾扇枕温席温故知新温情脉脉温柔敦厚温润而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