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口
词语 | 民口 |
---|---|
拼音 | mín kǒu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谓民众的议论。(二)、指丁口。
解释:
(一)、谓民众的议论。
《吕氏春秋·离谓》:“ 郑国 大乱,民口讙譁, 子产 患之,於是杀 邓析 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
(二)、指丁口。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序:“庚辰詔书:凡民三丁籍一,立校与长,号‘弓箭手’,用备不虞。主司欲以多媚上,急责郡吏;郡吏畏不敢辨,遂以属县令。互搜民口,虽老幼不得免。”
释义:
1.谓民众的议论。 2.指丁口。
相关词语:
口头禅碍口识羞爱民如子安民告示安国富民聱牙戟口百口莫辩保国安民保境息民闭口不言闭口藏舌病从口入病民蛊国不羁之民百口难分百口同声搬口弄舌笔伐口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