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穴
词语 | 复穴 |
---|---|
拼音 | fù xué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土窟。语本《诗·大雅·緜》:“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民泽处復穴。”(二)、谓穴居。亦指穴居的土窟。平地曰复,高地曰穴。《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汉 郑玄 注:“中霤,犹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霤云。”孔颖达 疏:“复穴者,谓窟居也。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言於地上重复为之也;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公羊传·哀公六年》“而至于中霤”徐彦 疏引 南朝 宋 庾蔚之 曰:“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
解释:
(一)、土窟。语本《诗·大雅·緜》:“ 古公亶父 ,陶復陶穴,未有家室。”《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民泽处復穴。”
(二)、谓穴居。亦指穴居的土窟。平地曰复,高地曰穴。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 汉 郑玄 注:“中霤,犹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霤云。” 孔颖达 疏:“复穴者,谓窟居也。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言於地上重复为之也;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公羊传·哀公六年》“而至于中霤” 徐彦 疏引 南朝 宋 庾蔚之 曰:“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
释义:
1.土窟。复,通""。语本《诗.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相关词语:
鄙吝复萌髀肉复生白蚁争穴剥极必复剥极将复剥极则复不复堪命苍黄翻复巢居穴处错综复杂苍黄反复楚弓复得重峦复嶂重山复岭重山复水得而复失堤溃蚁穴打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