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失
词语 | 自失 |
---|---|
拼音 | zì sh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二)、自己失去时机。
(三)、失身。
(四)、自己逃逸。失,通“逸”。
解释:
(一)、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
《列子·仲尼》:“ 子贡 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贾谊 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 赴势公子 勃然自失,肃尔改容。”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 太宗 尝问侍臣曰:‘朕子弟孰贤?’ 魏徵 对曰:‘臣愚不能尽知,唯 霍王元轨 ,数与臣言,臣未尝不自失。’”
(二)、自己失去时机。
明 刘基 《谕瓯栝父老文》:“惟父老审图之,无自失。”
(三)、失身。
《易·比》:“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程颐 传:“二虽中正,质柔体顺,故有贞吉自失之戒,戒之自守,以待上之求。”
(四)、自己逃逸。失,通“ 逸 ”。
《庄子·应帝王》:“明日又与之见 壶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
释义:
1.因感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 2.自己失去时机。 3.失身。 4.自己逃逸。失﹐通"逸"。
相关词语:
爱鹤失众安闲自得安闲自在按行自抑黯然失色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百不失一百无一失悲不自胜北叟失马闭关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