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仁勇
词语 | 智仁勇 |
---|---|
拼音 | zhì rén yǒng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一)、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
解释:
(一)、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
《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用同“ 智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二)、 孙中山 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第一课:“所谓精神,非泛泛言之,智、仁、勇三者即军人精神三要素。能发扬此三种精神,始可以救民,始可以救国。”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第五课:“﹝军人精神﹞第一之要素为智,能别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己,然后左右逢源,无不如志。第二之要素为仁,而所以行仁之方法则在实行三民主义……第三之要素为勇。军人须有技能,始足应敌,而又须明於生死之辨,乃不至临事依违,有所顾忌。”
释义:
1.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 2.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
造句:
1、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
2、 智仁勇三者俱备的洪儒迩,以其持正不屈的气概和至诚可信的诺言,终于感动捻军首领,决定将其释放回家。
相关词语:
蔼然仁者兵强将勇不仁不义残暴不仁成仁取义聪明才智聪明智慧才薄智浅槌仁提义聪明睿智聪明智能大仁大义大智若愚殚智竭力当仁不让大勇若怯大智大勇大智如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