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刻
词语 | 侵刻 |
---|---|
拼音 | qīn kè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1).侵害,剥夺。《诗·曹风·下泉序》:“ 曹 人疾 共公 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后汉书·刘隆传》:“十五年,詔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虽大木亦枯死,有一夕伤数百株者。此多大姓侵刻细民,故以此报之也。” 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传》:“太监 李兴 提督山陵,言者论其侵刻誖谩。有旨下公勘问,公尽法探竟,得其侵渔僨事诸不法,按劾抵罪。”(2).苛重。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抑又蕃舶之征过於侵刻,遂不復至中华耶?”解释:
(一)、侵害,剥夺。
《诗·曹风·下泉序》:“ 曹 人疾 共公 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后汉书·刘隆传》:“十五年,詔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虽大木亦枯死,有一夕伤数百株者。此多大姓侵刻细民,故以此报之也。” 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传》:“太监 李兴 提督山陵,言者论其侵刻誖谩。有旨下公勘问,公尽法探竟,得其侵渔僨事诸不法,按劾抵罪。”
(二)、苛重。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抑又蕃舶之征过於侵刻,遂不復至中华耶?”
释义:
1.侵害,剥夺。 2.苛重。
相关词语:
春宵一刻刺心刻骨丹楹刻桷刁钻刻薄雕虫篆刻雕文刻镂雕虫刻篆雕心刻肾丰取刻与鬼刻神劖画地刻木寒风侵肌画虎刻鹄画龙刻鹄尖酸刻薄精雕细刻刻不容缓刻骨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