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楼
词语 | 八咏楼 |
---|---|
拼音 | bā yǒng lóu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南隅,婺江 北岸。南朝 齐 太守 沉约 于 隆昌 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宋 至道 中,郡守 冯伉 因 沉约 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 清 代所建。唐 李白、崔颢、宋 李清照,清 吴伟业 等均有题咏。解释:
(一)、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南隅, 婺江 北岸。
南朝 齐 太守 沉约 于 隆昌 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 宋 至道 中,郡守 冯伉 因 沉约 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 清 代所建。 唐 李白 、 崔颢 、 宋 李清照 , 清 吴伟业 等均有题咏。
释义:
1.在浙江省金华市南隅﹐婺江北岸。南朝齐太守沈约于隆昌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宋至道中﹐郡守冯伉因沈约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清代所建。唐李白﹑崔颢﹑宋李清照﹐清吴伟业等均有题咏。
相关词语:
八百孤寒八拜之交八斗之才八方呼应八荒之外八街九陌八面见光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面莹澈八面圆通八面张罗八音迭奏八珍玉食八字打开半斤八两背山起楼八窗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