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时食
词语 | 非时食 |
---|---|
拼音 | fēi shí shí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佛教戒律。正午以前为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食,非时则不得食。但饮苏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时食。解释:
(一)、佛教戒律。正午以前为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食,非时则不得食。但饮苏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时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佛经戒比丘非时食,盖其法过午则不食也。” 宋 张镃 《谢岂庵饷澄粉圆子》诗“始知可助非时供”自注:“释氏斋后食,名非时食。”参见“ 非时浆 ”。
释义:
1.佛教戒律。正午以前为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食﹐非时则不得食。但饮苏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时食。
相关词语:
哀梨蒸食安时处顺八珍玉食搬弄是非伴食宰相帮虎吃食饱食暖衣饱食终日并日而食伯玉知非不合时宜不入时宜不失时机不识时务不时之需不食马肝不食周粟不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