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散儒

散儒

词语散儒
拼音sàn rú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不遵礼法、不自检束的儒生。《荀子·劝学》:“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杨倞 注:“散,谓不自检束。”
(二)、平庸的儒者。《西京杂记》卷三:“傅介子 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嘆曰:‘大丈夫当立功絶域,何能坐事散儒?’”

解释:

(一)、不遵礼法、不自检束的儒生。

《荀子·劝学》:“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杨倞 注:“散,谓不自检束。”

(二)、平庸的儒者。

《西京杂记》卷三:“ 傅介子 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嘆曰:‘大丈夫当立功絶域,何能坐事散儒?’”

释义:

散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àn rú,是指不遵礼法、不自检束的儒生或平庸的儒者。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鸟兽散不欢而散白面儒冠白面儒生冰解云散冰散瓦解冰消雾散冰消云散冰销雾散冰销叶散彩云易散电流星散东零西散焚书坑儒风流儒雅风流云散燔书阬儒燔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