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浮山

浮山

词语浮山
拼音fú shān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山名。即 包山、狮子山。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本屹立 钱塘江 心,宋 元 以来随着泥沙沉积,遂与北岸大陆连接。《宋史·苏轼传》:“浮山 峙于江中,与 渔浦 诸山犬牙相错。”
(二)、山名。即今 广东省 饶平县 西北 浮山。南宋 末与 元 兵交战于此。
(三)、山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南。《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二十里曰 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郝懿行 笺疏:“《水经·渭水注》有 胏浮山 与 丽山 连麓而在南。盖此是也。”
(四)、指海市蜃楼。清 黄宗羲《海市赋》:“南海谓之浮山,东海谓之海市,是乃方言之託也。”

解释:

(一)、山名。即 包山 、 狮子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本屹立 钱塘江 心, 宋 元 以来随着泥沙沉积,遂与北岸大陆连接。

《宋史·苏轼传》:“ 浮山 峙于江中,与 渔浦 诸山犬牙相错。”

(二)、山名。即今 广东省 饶平县 西北 浮山 。

南宋 末与 元 兵交战于此。

(三)、山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南。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二十里曰 浮山 ,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 郝懿行 笺疏:“《水经·渭水注》有 胏浮山 与 丽山 连麓而在南。盖此是也。”

(四)、指海市蜃楼。

清 黄宗羲 《海市赋》:“南海谓之浮山,东海谓之海市,是乃方言之託也。”

释义:

1.山名。即包山﹑狮子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本屹立钱塘江心,宋元以来随着泥沙沉积,遂与北岸大陆连接。 2.山名。即今广东省饶平县西北浮山。南宋末与元兵交战于此。 3.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 4.指海市蜃楼。

造句:

1、乳白色的云到飘浮山腰,像仙娥轻轻起舞。

2、trudy驾驶着参孙经过其中一座浮山的底部,我们看见从底部往上生长的上下颠倒的悬藤森林.他们在下降的溪水之间穿行.欣赏梦幻般的超现实的美景.

相关链接浮山造句

相关词语:

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摇山拔山超海拔山盖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宝山空回背山起楼逼上梁山表里山河冰山难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