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居
词语 | 巢居 |
---|---|
拼音 | cháo j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远古人群用树枝、树叶和茅草等材料在树上建造的居所。解释:
(一)、谓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
《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南 越 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唐 杜甫 《五盘》诗:“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
(二)、犹隐居。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九日见寄》:“辟难无劳效 桓景 ,巢居随处压崔嵬。” 明 许三阶 《节侠记·闺忆》:“只是巢居有日,椎紒堪悲,户外之雀可罗,堂前之燕尽去。”
释义: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巢居的传说。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有人推测,巢居也可能是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地势高亢地区则营造穴居。
造句:
1、他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躲藏于深山老林,从此巢居穴处。但法网恢恢,最终没有躲过应有的惩罚。
2、建水燕子洞不仅景观神奇,更以每年巢居数十万只白腰的生态景观称著于世。
相关词语:
安居乐业安土重居别财异居变动不居别籍异居辨物居方别居异财巢毁卵破巢居穴处鹑居鷇食辞富居贫辞尊居卑巢焚原燎巢林一枝巢倾卵覆巢倾卵破耻居人下耻居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