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十六国

十六国

词语十六国
拼音shí liù guó
字数3字词语
形式abc式词语

意思:

(304—439)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中国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少数民族先后在北方和巴蜀建立政权,有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后凉、南凉、北凉、前秦、后秦、西秦、夏、成汉,及汉族建立的前凉、西凉、北燕,共十六个,史称十六国。

解释:

(一)、见“ 五胡十六国 ”。

释义:

历史时期名。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一百三十五年间在北方黄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计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等十六国,另外还有冉魏、西燕及代等政权,历史上泛称这段时期为十六国时期。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爱国如家安邦定国安邦治国安国宁家安国富民拔十得五保国安民闭关锁国病民蛊国拔十失五败国丧家败国亡家邦国殄瘁保家卫国病国殃民病民害国赤心报国朝章国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