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恤
词语 | 存恤 |
---|---|
拼音 | cún xù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爱抚;爱惜。(二)、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慰问救济。
解释:
(一)、见“ 存恤 ”。
(二)、亦作“ 存卹 ”。慰抚;救济。
《史记·楚世家》:“ 平王 以诈弑两王而自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之,乃施惠百姓。復 陈 蔡 之地而立其后如故,归 郑 之侵地。存恤国中,修政教。”《汉书·谷永传》:“立春,遣使者循行风俗,宣布圣德,存卹孤寡,问民所苦。”《旧唐书·列女传·杨三安妻》:“ 李 昼则力田,夜则纺缉,数年间葬舅姑及夫之叔姪兄弟者七丧,深为远近所嗟尚。 太宗 闻而异之,赐帛二百段,遣州县所在存恤之。”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今来灾伤及检放秋税次第,皆甚於去年,又缘连年灾伤,民力愈耗,合倍加存卹。”《三国演义》第六三回:“ 西川 豪杰甚多,不可轻敌。於路戒约三军,勿得掳掠百姓,以失民心。所到之处,并宜存恤,勿得恣逞鞭挞士卒。”《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但思贼本民也,汹汹而起者,不过迫於饥寒,有司不知存恤,復以催科酷虐之,使其不能生,便不畏死而作乱。”
释义:
慰问救济: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造句:
1、市长拿着慰问品来存恤这些困难户.
2、天下孝子顺孙先旌表门闾者,委所管州县各加存恤。
相关词语:
爱礼存羊安富恤贫安富恤穷百不一存不存芥蒂不恤人言并存不悖不存不济齿亡舌存存而不论存亡安危存亡继绝存亡绝续存亡未卜存心养性齿弊舌存存亡续绝存心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