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轨
词语 | 并轨 |
---|---|
拼音 | bìng guǐ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比喻将并行的体制、措施等合而为一:两种教学体制实行并轨。解释:
(一)、同迹。
《文选·陆机<演连珠>》:“五侯并轨, 西京 有陵夷之运。” 刘良 注:“轨,跡也。”《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故太宰 渊 ( 褚渊 ),丞相 嶷 ( 豫章文献王 嶷 ),亲贤并轨,即为成规。” 吕延济 注:“言 竟陵王 贤与 褚 同迹,亲与 嶷 同规。”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虽一时佐命之臣并轨宣翼,而赞画帷幄之奇谋,恢復中原之大计,往往属之 基 。”
释义:
汉语词:比喻将两种并行的体制,措施或做法等合二为一。招生用语:并轨招生是指对前几年实施多种招生计划、多种招生形式、多种招生收费标准、多种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并轨,执行一种计划,一个收费标准,一个控制分数线。
造句:
1、我国自1994年实行汇率并轨以来,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政策”。
2、其次在薪酬福利方面,实现现有的双薪酬体系并轨。
相关词语:
挨肩并足倍日并行比肩并起并蒂芙蓉并驾齐驱并日而食并为一谈并行不悖不轨之徒八纮同轨白头相并闭门却轨闭门扫轨闭门埽轨并存不悖并疆兼巷并驱争先并容徧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