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
词语 | 时令 |
---|---|
拼音 | shí lì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季节;节令时令已交初秋,天气逐渐凉爽〈方〉∶时令病闹时令解释:
(一)、犹月令。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
《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飭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孙希旦 集解引 吴澄 曰:“时令,随时之政令。”《后汉书·明帝纪》:“班时令,勑羣后。” 李贤 注:“时令谓月令也,四时各有令。”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顺阴阳,布时令,陈肃圣哲谋,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二)、季节。
唐 白居易 《赠友》诗之一:“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喫杯雄黄酒应应时令,我这酒淡,不妨事。” 老舍 《二马》第五段四:“这点难过是由原始人类传下来的,遇到一定的时令就和花儿一样的往外吐叶发芽。”
(三)、方言。时令病。如:闹时令。
(四)、图书分类目录名。
宋 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中兴馆阁书目》,另列时令一类。 清 代修《四库全书》,沿用 宋 人旧例,仍立时令一目。
释义:
时令,犹月令。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
造句:
1、时令还是深秋,雪却在这时下起了。
2、时令到了六月,茁壮的辣椒秧上吊满了辣椒,辣椒的形状各异,有的尖尖的,与中指一般大小;有的圆鼓鼓的,像灯笼;有的弯弯的,上头大、下头小,像牛角;还有的与众不同,呈等腰三角形。
相关词语:
逐客令安时处顺抱令守律不合时宜不入时宜不失时机不识时务不时之需不违农时避迹藏时拨乱济时不时之须猜枚行令藏器待时曾几何时猖獗一时乘时乘势传诵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