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楷则

楷则

词语楷则
拼音kǎi zé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法式,楷模。

解释:

(一)、法式,楷模。

《孔丛子·连丛子下》:“ 季彦 为人谦退爱厚……下笔则典誥成章,吐言必正名务理,故每所交游,莫不推先以为楷则也。”《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睦 能属文,作《春秋旨义终始论》及赋颂数十篇。又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晋书·阮种传》:“﹝ 阮种 ﹞进止有方,正己率下,朝廷咸惮其威容。每为驳议,事皆施用,遂为楷则。” 明 宋濂 《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塔铭序》:“其秉住持事者,若 笑隐訢公 、 曇芳忠公 皆名德之士,举行 百丈 清规,为东南之楷则。”

释义:

1.法式,楷模。

造句:

1、 瑞璐同样小声解释着,但是一旁的楷则正在鼾鼾大睡!!“晚上在影魅在说吧!”。

2、 杰森想了想,对于楷则来说,向人类投降理当是最肤浅的事情。

相关链接楷则造句

相关词语:

不进则退不平则鸣兵强则灭剥极则复大杖则走得寸则寸典则俊雅耳闻则诵奉为楷模好问则裕极则必反乐极则悲乐极则忧鸟穷则啄偏信则暗否终则泰穷则思变器满则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