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鬻
词语 | 盗鬻 |
---|---|
拼音 | dào yù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犹盗卖。《新唐书·食货志四》:“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傜。盗鬻者论以法。”《宋史·王博文传》:“负海有盐场,岁饥,民多盗鬻,吏捕之輒抵死。” 清 汪琬 《乡饮宾徐府君墓志铭》:“羣从有盗鬻先世义田者,復率众捐橐中金赠以供岁祀。”解释:
(一)、犹盗卖。
《新唐书·食货志四》:“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傜。盗鬻者论以法。”《宋史·王博文传》:“负海有盐场,岁饥,民多盗鬻,吏捕之輒抵死。” 清 汪琬 《乡饮宾徐府君墓志铭》:“羣从有盗鬻先世义田者,復率众捐橐中金赠以供岁祀。”
释义:
盗鬻,是汉语词汇,读音是dào yù,意思是犹盗卖。
相关词语:
不饮盗泉穿窬之盗盗名暗世盗名欺世盗亦有道盗憎主人盗跖之物盗钟掩耳典妻鬻子盗铃掩耳盗嫂受金盗食致饱盗玉窃钩盗怨主人阿世盗名贩官鬻爵焚琴鬻鹤狗盗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