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庸
词语 | 谨庸 |
---|---|
拼音 | jǐn yō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谓言行敬慎合乎中庸之道。语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孔颖达 疏:“庸谓中庸。庸,常也。从始至末,常言之信实,常行之谨慎。”又《礼记·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谨。”郑玄 注:“言德常行也,言常谨也。”明 赵南星《许州重修尊经阁记》:“夫 郑公 之深於道也,於其谨庸、强恕之训知之矣。过於庸则非道,离於恕则非仁。”解释:
(一)、谓言行敬慎合乎中庸之道。语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孔颖达 疏:“庸谓中庸。庸,常也。从始至末,常言之信实,常行之谨慎。”又《礼记·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郑玄 注:“言德常行也,言常谨也。” 明 赵南星 《许州重修尊经阁记》:“夫 郑公 之深於道也,於其谨庸、强恕之训知之矣。过於庸则非道,离於恕则非仁。”
释义:
jǐn yōng ㄐㄧㄣˇ ㄩㄥ 谨庸谓言行敬慎合乎中庸之道。语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孔颖达 疏:“庸谓中庸。庸,常也。从始至末,常言之信实,常行之谨慎。”又《礼记·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郑玄 注:“言德常行也,言常谨也。” 明 赵南星 《许州重修尊经阁记》:“夫 郑公 之深於道也,於其谨庸、强恕之训知之矣。过於庸则非道,离於恕则非仁。”
相关词语:
砭庸针俗樗栎庸材奉命唯谨附庸风雅奉命惟谨昏庸无道谨毛失貌谨小慎微谨言慎行谨本详始谨身节用谨始虑终谨谢不敏谨行俭用谨终如始谨终慎始靖言庸回靖言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