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时
词语 | 得时 |
---|---|
拼音 | dé shí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遇到好时机;走运。解释:
(一)、获得时机。
《国语·越语下》:“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后汉书·冯衍传上》:“且 衍 闻之,得时无怠。”
(二)、顺应天时;适合时令。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宋 曾巩 《桐树》诗:“得时花叶鲜,照影清泉助。”
(三)、遇合机缘;行时走运。
唐 李涉 《六叹》诗序:“清江、白云、孤山、远屿,皆得时之人吟咏性情耳。” 宋 范仲淹 《四德说》:“夫亨者……於人为得时茂勋,於国为圣贤相遇。”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四》:“ 钱文通 ……曾在内学堂教书, 怀恩 太监出其门下,后 恩 得时,遂援引以至要路。”《白雪遗音·马头调·窝娼》:“得时的二爷们把帖换,威风凛严。”
释义:
1.获得时机。 2.顺应天时;适合时令。 3.遇合机缘;行时走运。
造句:
1、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2、夏天到了,随着雨水,小河变得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小河成了家乡人免费的游泳场。小河边是孩子们的乐园。
相关词语:
安时处顺安闲自得昂然自得傲睨得志遨翔自得拔十得五不得而知不得其所不得人心不得善终不得要领不合时宜不可多得不入时宜不失时机不识时务不时之需不违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