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拙
词语 | 疏拙 |
---|---|
拼音 | shū zhuō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亦作“疎拙”。粗疏笨拙;粗略拙劣。(二)、懒散笨拙。
解释:
(一)、亦作“疎拙”。粗疏笨拙;粗略拙劣。
《韩非子·难四》:“事以微巧成,以疏拙败。” 唐 成玄英 《<庄子>序》:“依 子玄 所注三十篇,輒为疏解,总三十卷。虽復词情疏拙,亦颇有心跡指归。” 金 王若虚 《文辨一》:“ 迁 文虽奇,疎拙亦多,不必皆可取也。” 王统照 《<短篇小说选集>序言》:“对社会生活的经历与认识的浮浅,思想的薄弱,想像力的欠缺,文词的疏拙,在这里不必一一具述。”
(二)、懒散笨拙。
唐 罗隐 《寄许融》诗:“多病仍疏拙,唯君与我同。” 宋 苏舜钦 《维舟野步呈子履》诗:“古人负才业,未必为世用;吾儕性疎拙,摈弃安足痛。” 明 刘基 《谢恩表》:“臣 基 一介愚庸,生长南裔,疎拙无似。”
释义:
疏拙,亦作“疎拙”。粗疏笨拙。
相关词语:
暗香疏影笨嘴拙舌百密一疏百拙千丑弊衣疏食兵闻拙速才疏学浅才疏意广才疏志大藏巧于拙草木萧疏才疏德薄才疏计拙材疏志大辞巧理拙大巧若拙德薄才疏顿口拙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