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才
词语 | 麤才 |
---|---|
拼音 | cū cái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亦作“麁才”。亦作“麄才”。粗疏而少才学的人。亦指低级武官。解释:
(一)、亦作“麁才”。亦作“麄才”。粗疏而少才学的人。亦指低级武官。
唐 白居易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诗:“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麁才。” 宋 苏轼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竹坞》:“麄才 杜牧 真堪笑,唤作军中十万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以为:此麤才,非大才也。”
释义:
cū cái ㄘㄨ ㄘㄞˊ 麤才 亦作“麁才”。亦作“麄才”。粗疏而少才学的人。亦指低级武官。 唐 白居易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诗:“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麁才。” 宋 苏轼 《和文与可洋州园池·竹坞》:“麄才 杜牧 真堪笑,唤作军中十万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以为:此麤才,非大才也。”
相关词语:
爱才如渴爱才若渴爱才如命八斗之才辩才无碍博学多才不羁之才百里之才辩才无阂才德兼备才短思涩才高八斗才高识远才高行厚才高行洁才高意广才高运蹇才华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