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制
词语 | 屯田制 |
---|---|
拼音 | tún tián zhì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汉以后利用军民垦荒以取得给养和税粮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汉文帝听从晁错建议,募民实边,为民屯之始。汉武帝令戍兵在西北边境屯田,为军屯。曹操于公元196年在许下募民屯田。唐宋民屯又称营田。明代盐商在边郡募民垦种,以所得粮草换盐,称盐屯为商屯。解释:
中国古代利用农民、士兵或商人开垦荒废土地,解决军粮、税粮的制度。始于西汉边塞屯田,三国时曹操实行较完备的屯田制度,收效极大,唐以后各代对屯田称呼不一,元、明、清各代仍称屯田,明代屯田区域最广,清代时屯田渐成民田,军屯亦废。
造句:
1、 由于卫所制度是建立在屯田组织基础上的,随着屯田制度的瓦解,卫卒失去自食其力的凭借,只有依赖法定的俸饷,但俸饷之薄又不足以维持生活,卫所制度遂趋于崩溃。
2、 我国古代的屯田与均田历史悠久,屯田制与均田制也曾作为封建国有土地的两种主要经营方式长期存在。
相关词语:
笔耕砚田渤澥桑田沧海桑田出奇制胜粗制滥造寸田尺宅操刀制锦寸辖制轮蜂屯蚁聚服田力穑焚林而田焚薮而田蜂屯乌合蜂屯蚁附蜂屯蚁杂蜂拥蚁屯瓜田李下革命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