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亭长

亭长

词语亭长
拼音tíng cháng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
(二)、唐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

解释:

(一)、 战国 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

秦 汉 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 东汉 后渐废。《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 泗水 亭长。” 张守节 正义:“ 秦 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

(二)、 唐 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 唐 祕书省吏凡六十七人,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亭长六人……世但知乡村之吏谓之亭长,殊不知 唐 诸司多有之。尚书省,《志》云:以亭长启闭传禁约。则知三省亦有也。”

释义:

秦官名,又称公。属于低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乡长。

造句:

1、 浅野在横滨的本牧亭长大,那是个典型的“后嬉皮前朋克”区。

2、 但也能天涯海角任遨游,怡情雨亭长相伴。

相关链接亭长造句

相关词语:

傲不可长敖不可长拔苗助长鞭长莫及别无长物博采众长鞭长不及鞭长驾远不遗寸长草长莺飞长安道上长安棋局长此以往长风破浪长歌当哭长江天堑长颈鸟喙长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