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习
词语 | 通习 |
---|---|
拼音 | tōng xí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贯通熟悉;普遍地研习。(二)、普遍的习气。
解释:
(一)、贯通熟悉;普遍地研习。
《汉书·哀帝纪》:“上令诵《诗》,通习能説。” 唐 韩愈 《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宋 叶适 《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公学极原本,有书以来,无不通习。”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方才那个老人,正是此地的乡贤,他通习六艺,是个有学问的庶民。”
(二)、普遍的习气。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以诗文求有权位者荐举(‘干谒’),是 唐 代士子的通习,倒不能以此苛责 杜甫 。”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后记》:“就和当时对于科学思想仅其一知半解的学者们的通习一样,隐隐引以为夸耀。”
释义:
【词语】:通习【释义】:1.贯通熟悉;普遍地研习。 2.普遍的习气。
相关词语:
安常习故八面圆通博古通今博识多通博通经籍不通水火不习地土不习水土财运亨通畅通无阻陈规陋习触类旁通串通一气粗通文墨触类而通大显神通达权通变达士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