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疫
词语 | 疾疫 |
---|---|
拼音 | jí yì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疫病;瘟疫。解释:
(一)、疫病。流行性的传染病。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时遭兵乱,疾疫大起。”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书》:“灾沴之后,必有疾疫乘其羸,十不救一。” 梁启超 《新民说》十五:“及 同治 元年,合围 金陵 之际,疾疫忽行,上自 芜湖 ,下迄 上海 ,无营不病。”
(二)、发生疫病。
《吴子·料敌》:“水地不利,人马疾疫。”《后汉书·桓帝纪》:“ 元嘉 元年春正月,京师疾疫,使光禄大夫将医药案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未几,其家疾疫,死亡略尽。”《南史·顾宪之传》:“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
释义:
法蛮,笔名法满,曾先后在新华通迅社、中国新闻社任记者。1998年起兼任《财经》杂志图片编辑,1999年参与《中国新闻周刊》创刊,任视觉总监兼首席摄影记者,曾任《视点》杂志社副总编辑,后加入《财经》杂志,任美术总监兼首席摄影记者、《LENS.视觉》执行主编。
造句:
1、 从未有任何其它疟疾疫苗达到这一程度。
2、 时人认为,君王“不明”、德行不盛都会引发疾疫,由此逐渐衍化为一种神秘的以灾异附会社会人事的灾异说。
相关词语:
不疾不徐不徐不疾暴风疾雨采薪之疾畅叫扬疾沉疴宿疾出丑扬疾除疾遗类大声疾呼吊死问疾悼心疾首妒贤疾能腹心之疾奋笔疾书愤时疾俗愤世疾俗愤世疾邪甘心首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