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韭
词语 | 乌韭 |
---|---|
拼音 | wū jiǔ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种苔藓类植物,多生于潮湿的地方。又名昔邪、垣衣等。解释:
(一)、一种苔藓类植物,多生于潮湿的地方。又名昔邪、垣衣等。
《山海经·西山经》:“﹝ 小华之山 ﹞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於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郭璞 注:“乌韭,在屋者曰昔邪,在墙者曰垣衣。”《广雅·释草》:“昔邪,乌韭也。” 王念孙 疏证:“皆苔属也。” 唐 杨炯 《青苔赋》:“乌韭兮緑钱,金苔兮石髮。” 唐 崔融 《瓦松赋》:“慙 魏 宫之乌韭,恧 汉 宫之红莲。”
释义:
1.一种苔藓类植物,多生于潮湿的地方。又名昔邪﹑垣衣等。
相关词语:
屋上乌爱屋及乌白兔赤乌白鱼赤乌鼻青眼乌慈乌返哺慈乌反哺东兔西乌蜂屯乌合化为乌有马角乌白马角乌头三写成乌兔走乌飞兔起乌沉兔缺乌沉乌白马角乌飞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