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体
词语 | 骈体 |
---|---|
拼音 | pián tǐ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要求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重视声韵的和谐和辞藻的华丽,盛行于六朝(区别于“散体”)。解释:
(一)、即骈文。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为诸生时,好以駢体为经义。”亦作“ 駢体文 ”。 清 方履籛 《书刘芙初编修骈体文集序》:“兹駢体文一卷,抒华千载,启韵百家。” 清 梅曾亮 《<管异之文集>书后》:“ 曾亮 少好为駢体文。 异之 曰:‘人有哀乐者,面也。今以玉冠之,虽美,失其面矣。此駢体之失也。’”参见“ 駢文 ”。
释义:
1.即骈文。
造句:
1、骈体作为一种语体,与散体并列,自晋代定体成式开始,便在公文写作领域长盛不衰,直至文言文的消亡而最终消失。
2、对骈体的各种生殖行为进行了观察,并用孚尔根和改进的黑色素染色技术揭示了它们的细胞学细节。
相关词语:
遍体鳞伤不成体统不识大体卑身贱体卑身屈体膘肥体壮称体载衣赤身露体车马骈阗赤身裸体此事体大椎肤剥体芳兰竟体凡胎浊体放心解体躬体力行公忠体国虎体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