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罪
词语 | 死罪 |
---|---|
拼音 | sǐ zuì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应该判处死刑的罪行犯了死罪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水浒传》旧时用于请罪、道歉的套语,表示有所冒犯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死罪!死罪!解释:
(一)、亦作“ 死辠 ”。应该判处死刑的罪行。
《左传·昭公二年》:“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将至。”《史记·太史公自序》:“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天下应犯死罪者,特降从流。”
(二)、旧时请罪或道歉时用的套语,表示罪过很重。
《汉书·卫绾传》:“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病。’” 宋 叶适 《赵孺人墓铭》:“﹝ 楼氏 ﹞白其姑曰:‘奴死罪,不应著此下见先舅。’”
(三)、用作表章、函牍中的套语。
汉 许冲 《上<说文解字>表》:“臣 冲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辠死辠。”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臣 植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晋 卢谌 《与司空刘琨书》:“故吏从事中郎 卢諶 ,死罪死罪。”
释义:
死罪,指应该判处死刑的罪行。
造句:
1、 那些被判死罪的人们,有时会对死亡做出坚。
2、 根据刑法规定,谋杀可判死罪。
相关词语:
打死虎替罪羊爱生恶死半死不活豹死留皮不死不活不知死活百死一生半死半生半死辣活不测之罪不顾死活逋慢之罪不得其死长生不死出入人罪出生入死垂死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