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状
词语 | 伏状 |
---|---|
拼音 | fú zhuà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承认罪状。(二)、承认罪状的书面供词。
解释:
(一)、承认罪状。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一》:“ 昭信 令奴杀之。后捕奴得辞,伏状。”
(二)、承认罪状的书面供词。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既然招了,着他画了伏状,将枷来枷上,下在死囚牢里去。”《水浒传》第二七回:“读了朝廷明降,写了犯由牌,画了伏状,便把这婆子推上木驴。”
释义:
1.承认罪状。 2.承认罪状的书面供词。
相关词语:
安于现状不伏烧埋不甘雌伏不堪言状不可名状不可言状出言无状此伏彼起此起彼伏鸱张鼠伏发奸擿伏福倚祸伏伏低做小伏地圣人伏而咶天伏法受诛伏虎降龙伏龙凤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