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难
词语 | 排难 |
---|---|
拼音 | pái nàn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排除危难。(二)、指调解纠纷。
解释:
(一)、排除危难。
汉 王充 《论衡·答佞》:“ 仪 秦 ,排难之人也,处扰攘之世,行揣摩之术。”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 唐 柳宗元 《为崔中正贺平李怀光表》:“陛下但嘉其排难,不省其由,列为上公,命作元帅。” 宋 苏轼 《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多言虽数穷,微中或排难。”
(二)、指调解纠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王 力为排难,请另命佳题。”参见“ 排难解纷 ”。
释义:
排难注音是ㄆㄞˊ ㄣㄢˋ,拼音是pái nàn
造句:
1、干部应为人民排难解纷。
2、他为人正直,乐于排难息事,敢于仗义执言。
相关词语:
暗箭难防碍难从命百般刁难百年难遇本性难移冰山难靠禀性难移八难三灾白雪难和百喙难辩百喙难辞百口难分避难就易避难趋易材大难用插翅难飞插翅难逃长夜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