跣足
词语 | 跣足 |
---|---|
拼音 | xiǎn zú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赤脚;光着脚。(二)、指光着的脚。
解释:
(一)、赤脚;光着脚。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首冠金冠而跣足。”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徐伯龄》:“﹝ 徐伯龄 ﹞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红楼梦》第一回:“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癩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
(二)、指光着的脚。
戴望舒 《村姑》诗:“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
释义:
跣足出自 《博异志·阴隐客》,基本释义是指赤脚、光着脚。
造句:
1、 饰耳坠、颈项、璎珞,外佩霞帔,长裙跣足,立于五瓣莲台之上.
2、 黑白二女正坐着喝茶,忽见一个蓬头跣足,浑身脏兮兮的小孩径直过来,与二人共桌,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不住在二人面上打转儿。
相关词语:
挨肩并足安分知足碍足碍手卑谄足恭不一而足不足齿数不足挂齿不足介意不足为据不足为凭不足为奇不足为训不足与谋百足不僵百足之虫卑不足道兵精粮足不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