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式
词语 | 成式 |
---|---|
拼音 | chéng shì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旧有的法规。(二)、一定的格式。
解释:
(一)、旧有的法规。
《书·毕命》:“子孙训其成式惟乂。” 孔 传:“言后世子孙顺公之成法惟以治。” 唐 白居易 《除裴武太府卿制》:“以遵成式,无使改易,谨而守之,斯为称职。”
(二)、一定的格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装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 清 冯桂芬 《覆庄卫生书》:“惟碑版之作,前贤成式俱在,身处后代,不宜偭规矩而改错,故金石不妨言例,而他文不可言义法。”
释义:
1.旧有的法规。 2.一定的格式。
造句:
1、所以,“进行式”同埋“完成式”都唔系时式。佢地只系唔同既时间结构。佢地分别地显视出“未完成”或者“临时情况”同埋“完整性”。
2、骈体作为一种语体,与散体并列,自晋代定体成式开始,便在公文写作领域长盛不衰,直至文言文的消亡而最终消失。
相关词语:
不成器百炼成钢蚌病成珠波澜老成不成三瓦不成体统白手成家百巧成穷百忍成金百炼成刚百事无成百无所成百无一成败于垂成抱成一团不劳而成操翰成章豺狼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