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
词语 | 口音 |
---|---|
拼音 | kǒu·yīn,kǒu yīn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 kǒu·yīn ]
(一)、说话的声音。(二)、方音。
[ kǒu yīn ]
"〈名〉发音时软腭上升,阻住鼻腔的通道,气流专从口腔出来的叫做口音(区别于鼻音和鼻化元音)。普通话语音中m,n,ng三个是鼻元音,ng尾韵儿化后前面的元音变成鼻化元音,其余都是口音,如a,o,e,b,p,f等。"。解释:
(一)、带有个人、地方、民族语言特征的话音。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因见他是个旗装,却又有些外路口音。”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宜选肄业生之通古今、识大体者,始遣出洋……年在二十左右。过稚则气质易染,过长则口音难调。”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听口音知道是同事的 何教官 ,只把身子略动了一下,手里依然在写。”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一个妇女说:‘ 萧队长 也学会咱们口音了。’”
(二)、犹口气。
《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 黄胖姑 一听口音不对,连忙替 贾大少爷 分辨。”参见“ 口气 ”。
(三)、语音学指气流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普通话中的a、o、e、b、p、f等。
释义:
发音时软腭上升,阻住鼻腔的通道,气流专从口腔出来的叫做口音,对鼻音(口腔不通气,鼻腔通气)和鼻化元音(口腔鼻腔都通气)而言。普通话语音中m,n、ng三个是鼻音,ng尾韵儿化以后前面的元音变成鼻化元音,其余都是口音,如ɑ,e,o,b,p,f等。
造句:
1、 口音是语言的核心,它使语言具有情感的真实感。卢梭
2、 我发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口音对女人尤其管用。
相关词语:
口头禅碍口识羞聱牙戟口八音迭奏百口莫辩闭口不言闭口藏舌病从口入八音遏密百口难分百口同声搬口弄舌北鄙之音笔伐口诛闭口无言闭口捕舌闭口结舌辩口利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