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山鳌
词语 | 戴山鳌 |
---|---|
拼音 | dài shān áo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传说古代 渤海 之东有 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 龙伯 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 岱舆、员峤 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鰲,亦作“鼇”。解释:
(一)、传说古代 渤海 之东有 岱舆 、 员峤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 龙伯 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 岱舆 、 员峤 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鰲,亦作“ 鼇 ”。
清 丘逢甲 《再迭前韵奉答仙屏中丞》之一:“无计消愁且买春,戴山鼇竟失三神。”亦省作“ 戴鰲 ”。 清 丘逢甲 《春尽夜次韵寄答实甫》之二:“戴鰲已嘆沉三岛,嬉凤安能陋九夷?”
释义:
1.传说古代渤海之东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龙伯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鳌,亦作"鳌"。
相关词语:
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鳌愤龙愁鳌里夺尊鳌鸣鳖应鳌头独占鳌掷鲸呿鳌掷鲸吞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摇山拔山超海拔山盖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