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法
| 词语 | 五法 |
|---|---|
| 拼音 | wǔ fǎ |
| 字数 | 2字词语 |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谓规、矩、绳、权、衡。(二)、谓仁、义、礼、智、信。
(三)、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解释:
(一)、谓规、矩、绳、权、衡。
《礼记·深衣》:“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 孙希旦 集解:“谓规、矩、绳、权、衡也。”
(二)、谓仁、义、礼、智、信。
《大戴礼记·盛德》:“天子三公合以执六官,均五政,齐五法,以御四者,故亦惟其所引而之。” 卢辩 注:“五法,谓仁义礼智信。”
(三)、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入楞伽经》卷七:“何等五法?一者名,二者相,三者分别,四者正智,五者真如……一切佛法,皆入五法中。”
释义:
1.谓规﹑矩﹑绳﹑权﹑衡。 2.谓仁﹑义﹑礼﹑智﹑信。 3.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相关词语:
五里雾挨三顶五捱三顶五拔十得五抱法处势不二法门不法常可不及之法拔十失五败法乱纪博览五车不足为法吹大法螺春秋笔法攒三聚五攒三集五大吹法螺大法小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