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夫
词语 | 火夫 |
---|---|
拼音 | huǒ f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旧时指烧锅炉的工人。(二)、旧时指军队、机关、学校的厨房中挑水、煮饭的人。也作伙夫。
解释:
(一)、见“ 火夫 ”。
(二)、旧时称从事救火的人。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一折:“街坊隣舍,火夫总甲,救火麻!”
(三)、 明 代 北京 官署掌灯的差役。
清 王崇简 《谈助》:“ 明 弘治 时,令五城各设火夫,遇百官夜饮归,提灯传送。”
(四)、厨房中挑水煮饭的人。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场里办场的委员以至书吏、衙役、厨子、火夫,都许买几斤蜡烛。”
(五)、亦作“ 火伕 ”。旧时称机器间或锅炉房中烧锅炉的工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此刻去搜水手、火夫的房呢,大约是恐怕走散了。” 邹韬奋 《萍踪寄语》四四:“在 英 的华侨,大多数在轮船上做水手或火夫。” 茅盾 《忆冼星海》:“﹝ 星海 ﹞做过饭店堂倌、咖啡馆杂役,做过轮船上的锅炉间的火伕。”
释义:
①旧时指机器间或锅炉房中烧锅炉的工人。 ②旧时指军队、机关、学校的厨房中挑水、煮饭的人。也作伙夫。
造句:
1、锅炉暖不暖直接取决于火夫的技术.
2、没钱时,更是什么累活都干,帮人挑石砖、挖煤矿、当火夫,甚至还捡过破烂,当过乞丐。
相关词语:
熬油费火抱薪救火婢作夫人不通水火把薪助火抱火厝薪抱火寝薪抱火卧薪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头出火炳如观火炳若观火不避水火不避汤火不食烟火不亦善夫柴米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