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归宁

归宁

词语归宁
拼音guī níng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旧指已婚妇女回娘家看望父母。

解释:

(一)、亦作“ 归寍 ”。

1.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澣害否,归寧父母。” 朱熹 集传:“寧,安也。谓问安也。”《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寧。” 清 赵翼 《蟂矶灵泽夫人庙》诗:“归寍手自抱 阿斗 ,亦见异母恩勤厚。”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晨梦》:“我妻到故乡去作长期的归宁,把两个小孩子留剩在这里,交托我管。”

(二)、指大归。谓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

三国 魏 曹植 《弃妇篇》:“拊心常叹息,无子当归寧。”参见“ 七出 ”。

(三)、男子归省父母。

晋 陆机 《思归赋》:“冀王事之暇豫,庶归寧之有时。” 五代 齐己 《送休师归长沙宁觐》诗:“吾子此归寧,风烟是旧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卷五:“ 宋 赵湘 《南阳集》有《送周湜下第归宁序》……是男子亦可言归宁也。”

(四)、诸侯朝觐后返回国安邦。

《仪礼·觐礼》:“天子辞于侯氏曰:‘伯父无事,归寧乃邦。’”《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礼》云﹞伯父归寧乃国,《诗》云叔父建尔元子,敬之至也。”

(五)、回家治丧。

《后汉书·独行传·陈重》:“又同舍郎有告归寧者,误持隣舍郎絝以去……后寧丧者归,以絝还主。”

释义:

归宁又可称为做客、返外家(闽南语用法),古老的汉族婚俗。流行于南北广大地区。指已嫁女子,回娘家归问父母之行动。起源很早,《诗经》已有“归事父母”之记载。

造句:

1、心情回归轻松,快乐终生;生活回归宁静,幸福相拥;身体回归自然,健康永远;香港回归祖国,举杯欢歌;7月1日香港回归日,愿祖国繁荣富强,愿你我幸福快乐。

2、有一种情绪,叫回归淡定;有一种感觉,叫回归宁静;有一种状态,叫回归自然;有一种心态,叫回归安适。香港回归纪念日,祝你一切回归幸福如意。

相关链接归宁造句

相关词语:

安国宁家白首空归百川归海宾至如归不宁唯是不如归去白首同归败兴而归本固邦宁宾来如归宾入如归不遑宁处不遑宁息齿剑如归断还归宗反璞归真放虎归山放牛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