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洋务

洋务

词语洋务
拼音yáng wù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清末指关于外国的和关于模仿外国的事务。
(二)、香港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解释:

(一)、 清 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

清 曾国藩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臣 国藩 上年在 天津 办理洋务,经前 江苏 巡抚 丁日昌 奉旨来 津 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製造诸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怪不得近来好些念了两天外国书的,便要讥誚 孔子 不知洋务。”《光明日报》1982.12.15:“一八四○年七月( 道光 二十年六月) 江南道 监察御史 陆应谷 奏折中的‘于洋务不无裨益’句,是‘洋务’一词最初见之于官方文书。”

(二)、 香港 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释义:

1. 清 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清曾国藩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臣 国藩 上年在 天津 办理洋务,经前 江苏 巡抚 丁日昌 奉旨来 津 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怪不得近来好些念了两天外国书的,便要讥诮 孔子 不知洋务。”《光明日报》1982.12.15:“一八四○年七月( 道光 二十年六月) 江南道 监察御史 陆应谷 奏折中的‘于洋务不无裨益’句,是‘洋务’一词最初见之于官方文书。”2. 香港 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造句:

1、清政府和洋务派对教育改革缺乏整体观念和全盘规划,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提高当前留学教育的法制化水平,并加强对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对待当前的少年学生留学问题。

2、论文首先分析了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相关链接洋务造句

相关词语:

不急之务不识时务不务空名不务正业不知世务不晓世务陈言务去除恶务尽崇洋媚外除恶务本当务之急得意洋洋当务始终德洋恩普东洋大海敦本务实峨峨洋洋纷纷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