巵言
词语 | 巵言 |
---|---|
拼音 | zhī yán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言。(二)、用以谦称自己的著作。
解释:
(一)、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言。
《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 释文引 王叔之 云:“巵器满即倾,空则仰,随物而变,非执一守故者也。施之于言,而随人从变,已无常主者也。” 清 王韬 《<英语汇腋>序》:“近且巵言日出,人人自矜秘本。”
(二)、用以谦称自己的著作。
明 沉璟 《义侠记·恩荣》:“人生忠孝和贞信,圣世还须不弃人。巵言似假,千秋万载垂正论。” 傅尃 《甲寅元旦》诗:“寧惜巵言託孤愤,忍挥兵气望中原。”又如《诸子巵言》、《经学巵言》。
释义:
1.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言。 2.用以谦称自己的著作。
相关词语:
一言堂薄唇轻言杯酒言欢闭口不言币重言甘变色之言博闻辩言不苟言笑不堪言状不可胜言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状不恤人言不言而信不言而喻背惠食言悖言乱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