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贼
词语 | 乱贼 |
---|---|
拼音 | luàn zéi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叛乱。(二)、残害。
(三)、乱臣贼子。
解释:
(一)、叛乱。
《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残害。
《墨子·兼爱下》:“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
(三)、乱臣贼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明 唐顺之 《读<春秋>》:“夫《春秋》,经世之书也。其经世也,以正乱贼也。” 章炳麟 《驳<箴膏肓评>三书叙》:“ 临阳 之説,似能穷乱贼之罪案,而不知适以驰臣子之大防也。”
释义:
乱贼是汉语词语,意思是乱臣贼子。
造句:
1、这样,先将这帮乱贼收押,兹事体大,本官也不敢擅作主张,还是待回师后禀明朝廷再作道理.
2、昔日的乱贼,今日的开国功臣,你又当如何说?
相关词语:
乱弹琴鬓乱钗横兵荒马乱拨乱反正败法乱纪悖言乱辞变古乱常拨乱反治拨乱济时拨乱济危拨乱为治兵慌马乱并赃拿贼钗横鬓乱粗服乱头独夫民贼定乱扶衰犯上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