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三经

三经

词语三经
拼音sān jīng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谓天时、地利、人和。
(二)、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诗》、《春秋》。
(三)、儒家的三部经书。指《诗》、《书》、《周礼》。
(四)、儒家的三部经书。指《孝经》、《论语》、《孟子》。
(五)、指《诗》六义中的赋、比、兴。

解释:

(一)、谓天时、地利、人和。

《管子·版法》:“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经既飭,君乃有国。” 郭沫若 集校:“三经,谓天时、地利、人和。‘正彼天植’,地利也;‘风雨无违’,天时也;‘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人和也。”

(二)、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诗》、《春秋》。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是故圣人重之,载于三经。” 颜师古 注:“谓《易》、《诗》、《春秋》。”

(三)、儒家的三部经书。指《诗》、《书》、《周礼》。

王安石 曾撰《毛诗义》、《尚书义》、《周官新义》,合称《三经新义》。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制科词赋三经宏博》:“词赋既罢,而士之所习者皆三经。所谓三经者,又非圣人之意,惟用 安石 之説以增广之,各有套括。”

(四)、儒家的三部经书。指《孝经》、《论语》、《孟子》。

《宋史·艺文志一》有 刘元刚 《三经演义》, 清 黄丕烈 辑《三经音义》,均指上述三书。

(五)、指《诗》六义中的赋、比、兴。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一说指《风》、《雅》、《颂》。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风、雅、颂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是为《诗》之三经。”

释义:

1.谓天时﹑地利﹑人和。 2.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诗》﹑《春秋》。 3.儒家的三部经书。指《诗》﹑《书》﹑《周礼》。王安石曾撰《毛诗义》﹑《尚书义》﹑《周官新义》,合称《三经新义》。 4.儒家的三部经书。指《孝经》﹑《论语》﹑《孟子》。《宋史.艺文志一》有刘元刚《三经演义》,清黄丕烈辑《三经音义》,均指上述三书。 5.指《诗》六义中的赋﹑比﹑兴。《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一说指《风》﹑《雅》﹑《颂》。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三家村挨三顶五捱三顶四捱三顶五巴三览四白蜡明经白首穷经半夜三更饱经沧桑饱经风霜博通经籍不成三瓦不见经传不经之谈不三不四八难三灾白璧三献巴三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