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
词语 | 口岸 |
---|---|
拼音 | kǒu àn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对外通商的港口,也泛指两国边境设立的过境或贸易的地点通商口岸堤岸邻省水涨,洪泽湖倒灌,上段口岸冲决,我可有什么法子呢?——《儿女英雄传》解释:
(一)、堤岸。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邻省水涨, 洪泽湖 倒灌,上段口岸衝决,我可有什么法子呢?”
(二)、港口。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臺湾 口岸故巨,其西则 淡水 ,山石林立,不可泊舟,惟东南有水瀠折而下,可通舟楫。”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於是提倡为锁港闭关之説,以通商为大变,以开口岸为大蠹。”《人民文学》1982年第10期:“ 香港 ,这个国际化的口岸,若论它的经济繁荣,其实也是近一二十年当中发展起来的。”
释义:
口岸原意指由国家指定的对外通商的沿海港口。现在口岸已不仅是经济贸易往来(即通商)的商埠,还是包括政治、外交、科技、文化、旅游和移民等方面的往来港口。随着陆、空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货物、进出境人员及其行李物品,邮件包裹等,通过铁路和航空直达一国腹地。在开展国际联运、国际航空邮包邮件交换业务以及其他有外贸、边贸的地方,国家也设置了口岸。口岸是由国家指定对外往来的门户,是国际货物运输的枢纽。它是一种特殊的国际物流结点。
造句:
1、 大连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贸易口岸,海陆空交通便利,工业部门齐全,农渔产品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活跃,使这座海滨名城享有“服装城”、“足球城”和“旅游城”等诸多美誉。
2、 广府商人以航运业的重心置于上海等其他开放口岸而不是在广州与此有关,有避实就虚之意,而且**战争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广州地区对西人的积恨殊深,缺乏推行西人器物的投资环境。
相关词语:
口头禅碍口识羞岸谷之变岸然道貌聱牙戟口百口莫辩闭口不言闭口藏舌病从口入百口难分百口同声搬口弄舌笔伐口诛闭口无言闭口捕舌闭口结舌辩口利辞辩口利舌